“沒有一個清晰的愿景。”
01 資本撤出,估值大跌
隨著印度市場的吸引力變得越來越大,許多中國互聯網公司都布局其中,企圖將印度作為擴張的跳板。
曾幾何時,在眾多資本加持下的paytm mall風光無兩,在印度市場也是能夠和亞馬遜、flipkart一絕高下的存在,然而不到三年的時間卻跌進了塵埃,直接掉出獨角獸榜單。
據外媒報道,近日,印度電商公司paytm mall(pepl)發(fā)布公告稱,隨著戰(zhàn)略重點從傳統的實體電商轉向b2b出口和開放網絡數字商務(ondc),其股東也發(fā)生變化,阿里和螞蟻集團雙雙退出該公司。
隨著自身的第一大股東阿里和第四大股東螞蟻集團的退出,paytm mall也離開了“10億美元俱樂部”。根據2022年胡潤獨角獸報告,paytm mall的估值從2019年7月的30億美元下降至1300萬美元,下降了99.5%。
此前,在paytm mall上線14個月之后,從軟銀和阿里獲得了共計4.5億美元的投資,估值一度高達30億美元,由此晉升印度電商獨角獸行列。
與此同時,“印度版支付寶”paytm的上市主體one 97 communications limited和公告中的paytm mall沒有直接或間接股權關系,阿里和螞蟻集團對paytm的持股不變。
公司文件顯示,paytm mall以4.2億盧比的價格回購了阿里(28.34%)和 antfin(荷蘭)控股(14.98%)的全部股權,總計43.32%。
據悉,paytm mall會在近日召開股東特別大會(egm),討論這些事態(tài)發(fā)展,因為阿里和螞蟻的退出使paytm mall受到了重創(chuàng)。
但其實,早在去年,業(yè)內分析師就曾表示,paytm 涉及的業(yè)務太多,以至于很難掌握其確切的商業(yè)模式,也不知道哪些將成為主要的增長動力以及盈利之路到底是什么,公司經營的每個部門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,未來堪憂。
02 巨額虧損,商業(yè)模式模糊
paytm成立于2009年,最初只是母公司one97旗下的一個在線充值和賬單支付平臺,歷經十余年的發(fā)展,如今已經成為印度支付領域的巨頭,為2000萬家企業(yè)和3.5億用戶提供支付服務。
2014年,paytm推出了電子錢包,并與uber達成合作,成為其印度唯一的第三方支付伙伴,在一眾支付企業(yè)中脫穎而出。
在2016年印度政府開展針對大面額紙幣的“廢鈔運動”后,paytm的移動支付用戶數量得到了爆發(fā)式增長。數據顯示,其注冊用戶在4個月里就增至1.22億。
在支付業(yè)務發(fā)展良好的背景下,paytm也瞄準了電商領域,在2017年推出了類似于天貓的購物app(paytm mall)。
推出后的第二個月,便得到了阿里的1.77億美元注資,大手筆押注印度電子商務市場,paytm利用這筆新資金增加其提供的產品數量。業(yè)界也在說阿里正在當地再造一個支付寶,使paytm發(fā)展為世界第四大“錢包”。
要說如今電商擴張的第一大手段,非燒錢返利莫屬,paytm mall也不例外。
但這種擴張模式,非但沒有幫助paytm mall在印度大電商領域取得進展,反而增加了公司的凈虧損,使其陷入盈利增長的困境之中。
財報顯示,paytm mall在2018年凈虧損約2.5億美元,幾乎是2017年的150倍,成本支出也從2017年的6.68萬美元瘋狂增加到2018年的600萬美元。
而自去年11月上市以來,paytm一直面臨著投資者的不滿,原因就是其商業(yè)模式缺乏明確性。在paytm mall經歷了巨額虧損之后,阿里拒絕進一步向paytm mall注資,而是將投資重點轉移到paytm的云計算和支付平臺上。
此前,在2019年7月,paytm mall曾在ebay領投的另一輪融資中籌集了1.6億美元,但是未見阿里身影,軟銀也未繼續(xù)跟投。
jm financial在去年11月發(fā)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:“雖然我們喜歡paytm以支付業(yè)務為支點開發(fā)數字生態(tài)系統的戰(zhàn)略,但在太多領域的存在(支付除外)應該讓paytm追逐mtu(每月交易用戶)增長而不是盈利/貨幣化”。
03 政府打壓,市場遇冷
而除了自身的業(yè)績下滑,中資企業(yè)在印度市場本身的不確定性,或許也是資本撤出的原因之一。
比如今年2月,印度稅務部門以“涉嫌逃稅”為由對于華為公司駐印度各地的辦事處進行了突擊搜查。據報道,官員們仔細檢查了華為的財務文件、賬簿和公司其它各種記錄,以調查其印度業(yè)務和海外交易,并查扣了一些文件記錄。
4月30日,小米在印度的子公司也遭資產扣押,金額高達48億人民幣。小米官方稱自己的行為完全遵守了印度當地法律。
而除小米外,oppo、vivo等布局印度的中國手機企業(yè)也均曾遭受稅務糾紛。
從2020年開始,印度政府還將微博、微信等中國300多款app列入禁用清單。今年年初,印度政府再以“對印度人的隱私和安全構成威脅”為由又禁止了54款手機應用程序(app)的下載,其中許多是來自騰訊、阿里巴巴、網易的產品。
其中就包括sea旗下的free fire游戲,禁令實施之后,sea股價暴跌18%,市值蒸發(fā)160億美元,不久后,在三月底shopee便宣布退出印度市場。
業(yè)內人士表示,一旦有這種事件發(fā)生,被當地政府“盯上”,即便你選擇專業(yè)的律師顧問等團隊來反駁,中間也會花費巨大的時間、人脈和金錢成本,最終你發(fā)現這些花費和直接付給執(zhí)法部門的費用差距不大。
在頻繁的審查和被禁用之間,出海印度是否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,相信已經成為現在越來越多中國企業(yè)心中的疑慮。
以上是給大家?guī)淼奈恼隆鞍⒗?、螞蟻雙雙撤資!印度電商巨頭估值暴跌99%?!?br>(文章來源 | 公眾號 跨境必讀)
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子系統(為什么要進行知識產權備案)如何使用google高級搜索Soncap證書是什么,Soncap認證資料有哪些?由于擔心紅海運輸中斷時間延長,集裝箱運價飆升達飛與上港集團簽約船舶液化天然氣(LNG)加注服務lazada 廣告教程,大促廣告投放有哪些技巧?快遞怎么寄到美國?陽明報告第二季度凈虧損4100萬美元